来源: 发布日期:2025年02月24日 18:08 字体大小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科技园区办公室(实践教学中心)领导班子
任期工作总结
2022--2025年,科技园区办公室(实践教学中心)领导班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围绕学院建设发展,扎实推进各项工作,在多方面取得显著成效,同时也正视存在的问题,积极寻求改进与提升。工作总结如下:
一、全面从严治党
(一)党风廉政建设常抓不懈
二、政治思想建设
领导班子始终将政治思想建设摆在首位,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专题研讨、集中培训等形式,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系统学习,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、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。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学习过程中,班子成员带头学、深入学、结合工作实际学,组织开展交流研讨,引导全体职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。在日常工作中,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,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,加强对园区各类宣传阵地的管理,规范微信公众号、工作群等平台的信息发布,确保传播内容积极向上、符合主流价值观。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工作的各个环节,组织职工学习相关政策法规,促进各民族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 “五大任务” 和建设 “模范自治区” 两件大事, 增强 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 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 “两个维护”,提升“政治三力”。
三、事业发展改革建设
(一)基地建设与管护成效显著 在博览园高标准农田试验示范区和生态经济林果试验示范区,每年都高质量完成大量的种植与管护任务,涵盖小麦、玉米、牧草、果树等多个品种。不断推进土地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,近三年,完成30亩污水坑、130亩荒地治理,新建5栋塑料大棚,新植184亩文冠果,完成80余亩葡萄、300余亩果树的迭代升级改造工作,持续完善灌溉设施,实施节水灌溉工程,实现水、电、路、林、网的高效配置,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。
(二)教学科研服务成效突出 积极整合资源,打造多个实习实训关键点,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,每年接待实习实训及劳动教育达数万人次。大力推动科研项目落地,涵盖良种繁育、智慧农业、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等多个领域。博览园累计落地科研项目40余项,燕麦团队3个品种获自治区审定通过,示范推广农作物品种55个,示范多项先进生产技术。
(三)校地企产教融合深入推进 加强与政府、企业的合作交流,探索多种合作模式。与政府、公司等合作,推动校地企在教学实训、科技示范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协同发展。为地方提供技术支持和优质种苗,助力区域产业发展,为土右旗沟门镇大雁滩提供优质矮化果树种苗,开展各类科技服务活动,培训农民达数百人次,提高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和生产效益。至2024年,已与企业共同筹建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示范园和文冠果产业基地,进一步拓展了产教融合的深度和广度。
(四)管理水平及执行力不断提升 领导班子注重提升自身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,广泛征求意见,不断优化决策机制。面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和不断涌现的新问题,班子成员展现出较强的应对能力,2022年疫情防控期间,领导班子明确责任分工,带领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工作,承担核酸采集、值班值守、物资保障等任务,有效保障了师生的生命健康和校园的安全稳定。在应对暴雨造成的水涝灾害时,能够迅速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,将损失降到最低。领导班子注重团队建设,合理分工,充分发挥每位成员的优势,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经验交流活动,提升职工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,营造团结协作、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,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。
(五)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认真落实安全工作部署,严格落实安全责任。定期开展安全检查,加强对职工及劳务人员的安全培训,签订安全责任状,提高安全意识,近三年无责任安全事故。
(六)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 不断优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建设,新建和改造动物栖息设施,引进多种动物,加强与野生动物救助站合作,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。目前,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丰富,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,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科普教育与劳动实践场所。
四、特色亮点工作
1.与土默特右旗政府、内蒙古敕勒春农牧业有限公司、四维生态科技(杭州)有限公司共同筹建内蒙古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示范园,通过合作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为学生实习实训、教师科研创新、企业技术升级搭建良好平台,推动区域农业产业发展。
2.与准格尔旗沃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共建文冠果产业基地,取得阶段性成果。
3.在北方经济林果区和水产养殖试验区运营管理新模式探索中,深入分析成本效益,与多家企业洽谈合作,综合各方意见确定共享科研副产品的合作方式,节约劳务成本30余万元,实现科学决策与民主管理的有机结合。
五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
(一)理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班子成员积极参加各类学习,但在理论学习上仍存在被动参与的情况,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,对新思想、新政策的理解不够透彻,未能充分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思路和方法。
(二)改革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在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和园区发展的新挑战时,班子的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。在推进校地企产教融合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,缺乏系统性、前瞻性的规划和有效的创新举措。
(三)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科技园区人员队伍趋于老龄化,年轻人才储备不足,人才结构不合理。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,导致职工的科研及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较慢。
六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(一)深耕 “中国˙敕勒川现代农业博览园” 建设,厚植基地育人根基
1.精筑基建,推动土地整理、土壤改良与苗木迭代升级。
2.优化实训布局,协同专业与学科建设,稳步推进实训点建设。
3、制定人才引进计划,吸引更多年轻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入。
(二)深化校地企协同合作,奏响产教融合新乐章
1.创新基地运营管理模式,探索股份制、承包制等多元路径,提升实训基地发展活力。
2.强化校企合作,携手打造劳动教育实践课程,促进教学、产业、劳动教育深度交融。
3.拓展校地合作,共建共享“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示范园”,在教学实训、农民培训、科技推广、产教融合及文化建设等领域展开全方位、多层次合作。
(三)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绘就园区生态新画卷
1.积极响应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政策,全力践行绿色农业发展之路。
2.科学规划有机肥与绿化垃圾处理转运场,加速博览园生态内循环系统构建。
3.加大保护区建设投入,推进生物多样性建设工作。
4.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,促进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。
(四)加速智慧园区建设步伐,引领农业科技新潮流
1.加快园区数字化转型,完成 “博览园” 电子标识牌建设,提升园区智慧化水平。
2.依托玉米中心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与财政厅项目,推进无人农场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。
3.依托草业学科优势与科研实力,开展智慧农牧业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。
4.以“智慧农业植物工厂示范园” 建设为契机,推进设施园艺智慧工厂建设。